1、一:掌握颤音颤音(Vibrato)是指歌声呈波浪式的活动,又称为音波。

2、当气息通过声带发出声音,歌唱者有意识地将之震动,便会形成颤音。


【资料图】

3、发出颤音时,喉部肌肉会剧烈跳动,尤其男性的喉结较凸显,更易令人察觉。

4、二:颤音带来的效果颤音易于掌握而效果又显注,特别是处理延长音方面,纯粹的拉长,会使声音又直又呆板,用颤音则可令声音松弛、活泼生动,令乐曲的色彩更丰富,音色更圆润悦耳;若能配合其它腔体的共鸣,会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动人歌声。

5、对于歌唱者而言,颤音大大增添了乐曲的层次感,令较平凡的乐句亦不置显得僵硬,是相当实用的歌唱技巧。

6、不过有数点是必须注意的:喉部震动不是口/唇的震动。

7、初学时可用手指轻触唇部,避免错误的摇动。

8、2、千万别把似是而非的“喉咙抖动”当作颤音。

9、抖动是束紧喉咙发声,用压力强迫咽喉肌肉抖震,这对声带的伤害很大,故练习时应以轻松自然为大原则,否则将错误习以为常就不易纠正了。

10、3、声乐家会进一步讲究颤音的振频与振幅等方面,但不用拘泥于小处,只要“唱者自然,听者舒服”便可以了。

11、一般而言,独唱者不妨多用颤音,强化声音质感;合唱时则要彼此相互配合,不应振颤过频、过大,以免听众感到烦厌。

12、三、颤音掌握方法发出长音,并活跃地抖动双手。

13、抖动双手时需温柔、松弛,从上到下或两边运动。

14、再以快速温柔的节奏抖动双手。

15、2、不抖动双手,继续发声并尝试延续颤音的效果。

16、3、如果颤音有所流失,再抖动双手,作感觉。

17、扩展资料:应用利用周期性的音调、音量和音色变化而得到的音乐上点缀品,颤音的合理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优美动听,提高艺术的感染力。

18、在专业音响系统中,可以利用效果器创造、强化颤音效果。

19、在葫芦丝、巴乌演奏中颤音是常用的技巧,乐曲中有了颤音,音乐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20、特别是高潮部分的快速颤音会让人激动不已。

21、如《金色的孔雀》, 《多情的巴乌》这两首大家喜爱的乐曲,除了本身旋律优美外,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颤音的演奏,使乐曲显得更加欢快,神韵十足,令人为之而陶醉。

2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颤音分享一下,今天晚上终于才练成↖(^ω^)↗说说我的经验,也欢迎PM我交流,今天才恍然大悟要练颤音事实上别去听别的谁谁的歌(我从不专门听某人的歌),而颤音的练习不在于声音,关键仅仅在于---气息。

23、可能你在很多专业的介绍里也看过很多都会要我们用拖长的“啊”来进行发生练习,为什么呢,学会颤音你就会发现因为气息要从里到外顺畅地“流”出来,口腔一定要完全打开(不是嘴唇),用“啊”练习就是要熟悉这样一个口腔状态,而且不是用拼音的a音,准确地说应该是HA这个音,因为不会颤音的人在发a这个音的时候很可能还是在喊而不是用喉咙在吐气。

24、你首先体会一下口腔内部打开放圆再唱HA这个音和你没把口腔内部打开放圆时唱HA这个音的区别,在平时唱歌留意这种气息的唱法应该会有成功一天的,加油!PS:平时一定要多唱歌.....而且带着练习颤音的目的性和摸索方法的功能性去唱,俺也没少骚扰邻舍的耳朵(>﹏<)一楼和二楼是不同方法一楼是咽颤,二楼是腹颤,我们唱歌的时候大多采用咽颤,因为咽颤是肌肉控制的,腹颤是气息控制的,。

25、既然是气息控制的没气了或者气不够了也就打不出来颤音效果。

26、所以腹颤大多会作辅助表达用。

27、不过腹颤效果更好听,声音更饱满。

28、试下躺着唱吧,当躺着的时候我们用的就是腹部的气,就是所谓丹田之气,这时候你就可以体会到腹部是如何运作的,应该是震音,不识颤音。

29、颤音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在你声音共鸣达到很好的程度后自然得到的一种声音,“颤音”在声乐中又叫“泛音”,想拥有很好的泛音就要有很好的声音共鸣,特别是高声区的头腔共鸣。

30、是声音产生共振后的共鸣效果。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