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为进一步增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和管理,6月28日,浦口区在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举办南京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培训活动,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慧星、全区禁捕工作人员及护渔员共同参加。

活动中,培训团先后来到南京长江江豚监测站、水生生物科普馆,分别听取了长江江豚的科普知识、保护现状以及长江生物种类的介绍,现场参观了江豚保护区的日常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保护区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长江微笑驿站,培训团成员共同参与增殖放流体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胭脂鱼苗种被投放到“母亲河”的怀抱。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慧星表示,增殖放流活动是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加快渔业种质资源修复、优化水域生物结构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浦口区已开展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期,累计放流四大家鱼、长吻鮠、胭脂鱼等鱼苗970余万尾,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据悉,近年来,浦口区始终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南京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通过悬挂横幅20条、树立告示牌10块、发放宣传册450份及培训122人次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长江母亲河意识,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浦口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提高了禁捕工作人员和护渔员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专业能力。下一步,浦口区将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为促进长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添能赋力。

通讯员:邹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