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书法的临习是感受各家,然后对整个书法史有一点手感,我学习书法,在于这种古典读书治学生活,书法的习练,和传统多一些连接。并不打算一个书体练精熟。临习下来,对颜真卿,褚遂良,黄庭坚,王羲之,苏轼,何绍基等有更多的兴趣。可能楷书以颜真卿为主,隶书主修张迁碑、曹全碑,行书主修王羲之的集圣教,其它的书体,也就是泛临。每天临习的,记录下来,写的不好的也记录,这样,可以认真地书写,不然很容易被人骂的,为了少挨骂,还是认真点比较好。

临八大山人《心经》

临集王羲之心经

临苏轼心经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书帖

张迁碑

急就章

日常书写少了些,可以用毛笔做笔记,脱开临帖,这一块还要多加练习。

对于这一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点感触。对于疫情,是否可以做到心无挂碍?该做的准备做了,那就安心应对。

我觉得这一问本身很重要,要比给出一个答案重要的多。因为这一问,就直承当下。

那么,书法的研习,可能就是用心和静心,就是与古人相遇,与古文相遇,在纸与笔的触感里提高身心的觉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