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资料图)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 石
"石"(shi2),这是一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石"字,有两款基本构形,第一款是在似""的符号里面加一斜画,构体似悬崖峭壁之形,古人用悬崖峭壁来表示这是山石; 第二款左上方是一个悬崖峭壁之形,右下方是一个"口"(表示石头块)的字符,两形会意为从悬崖峭壁上滚落下的一块大石头。一说:甲骨文第一款的"石"字,是石磬的象形白描,所以"石"是指"石磬"。《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金文和小篆的"石"字,将悬崖峭壁之形减省为"厂"(翻转符号),下面是一个可以搬运翻转的石块。隶书将小篆字形中的"翻转符号"写成"一横下面一长撇",下部再写一个"口"。楷书由此写成"石"。
"石"的本义是石块。《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也有写成"可以攻玉。)
"石"又泛指各种石头和石材。例如"花岗石"、"大理石"、"封门石"、"碑石"等。
"石"作量词。此处的"石"应读作"担"(dan4)。作重量单位:每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作容量单位:每十斗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石"又指古代用作治病的石针。《战国策.扁鹊传》:"扁鹊怒而投其石。"
"石"本坚硬,所以表示坚硬的物体及其属性时的字,基本上都是用"石"做边旁。例如"硬、砆、砂、砺、砖、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