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


【资料图】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相传他是中国传统的鬼节

也是追怀先人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普遍进行

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等活动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中元节

中元节起源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古时,人们非常重视中元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习俗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放河灯

放河灯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文稿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编辑:梁泽寒

校对:唐 佩 刘思龙

审核:郭 涛 白亚为

时间:2022年8月12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