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句话,是加缪说的。

读加缪《西西弗神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感慨。


(相关资料图)

这句话让我想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口号。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口号,因为现实中不存在这回事,就像我们振臂高呼“自由”“平等”,这都是口号,因为人世间从来不存在“自由”和“平等”,但不排除有人给你画出“自由”“平等”的大馅饼。

人类史上,从来不缺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人。古代不缺,现代也不缺。

善于画这种大馅饼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表面上放下屠刀的人。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就看得异常透彻,并为我们大声提了醒。遗憾的是,装睡的人太多了,他们懦弱猥琐的表情淹没了清醒者的呐喊。

当过一次刽子手,就永远是刽子手。

别指望一个刽子手“立地成佛”,如果他真的改邪归正,重新做回一个人,然后慢慢做回一个正常人,这就是万物生灵之幸。

有些鬼话重复无数遍,往往被不明就里的人当做人话,甚至奉为真理,这就是“洗脑”的底层逻辑。

一个善于活着的人,一定是一个对人鬼、真假、善恶……洞若观火的人。

又想起读辛文房唐才子传》时候随手记下的一些感触。

炯恃才凭傲,每耻朝士矫饰,呼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戏者,必刻画其形覆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闻者甚不平,故为时所忌。

对初唐四杰之一杨炯这件小事的记载,值得细细品味。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会的公务员特别流行作秀装逼,一个个都把自己打扮得油光水滑人模狗样的,其实没几个吃人饭做人事的,都是谀上欺下的一丘之貉。

杨炯把这种热衷于“矫饰”的公务员称作“麒麟楦”。这是当时一种杂耍表演,一般形式都是将一头驴子装扮成麒麟的样子来演戏。

杨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驴子装扮得再像麒麟,脱去了这层皮,还是一头驴。这话自然让那些装逼作秀的公务员们嫉恨。

那会儿如此,现在不还是依然如此!甚至,如今的“麒麟楦”不仅未见减少,反而更寻常可见了。

如果按照加缪的观点来评价杨炯,他算不算一个“善于活着的人”?

2022年8月26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