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诗词古籍,不少地方、景致、人物,都频频被诗词们大家点名。

宁夏,也时常被诗人们提及。


(相关资料图)

在唐代,虽然还没有“宁夏”这一称谓,但诗词歌赋,你一首我一阙,让这里的轮廓逐渐清晰立体。

那时的宁夏还是边塞。开元737年,唐玄宗命王维奉使凉州,他从长安出发,经宁夏的萧关、灵州、中卫等地,感叹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细细品这首《使至塞上》,不仅有边塞生活,还有王维借诗抒发被排挤的落寞和宠辱不惊的豁达: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另一首《老将行》中,王维还描写了贺兰山一带的战事: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几乎同时期的王昌龄写下《塞下曲》,描写古长安北大门——萧关(今宁夏固原)的战后景象: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唐末,卢汝弼作《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诗曰: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其实,大漠疆场的宁夏,还有完全不同另一面。

早在秦汉时期,宁夏就兴修水利引黄灌溉,逐渐形成鱼米之乡、沃野千里。就像唐代诗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之灵武》里写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及至明代,庆靖王朱栴驻守宁夏,赋诗《汉渠春涨》,以“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风柳眼舒”,大赞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塞上江南美景。

王琼在《宁夏阅边》中也写道:

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万井稠。

西北蜿蜒崇岭峙,东南缥缈大河流。

…………

诗词如闪闪器皿,盛述历史、见证变迁。品读宁夏,平仄之间,看号角远去,沧海桑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孙小婷 王远方

推荐内容